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100字。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今,各种“方言梗”在几大短视频平台上占据了半壁江山,重庆话、河南话、贵州话等方言段子大量涌入影视作品、短视频平台、网络综艺。它们乍一听艰涩奇怪,但在循环播放一两遍后,即使是从小生长在普通话环境里的人也会觉得亲切有趣。我们不禁要问,方言是“土气”的存在吗?“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回答这些问题,就不能不聊到汉语的特点。汉语是一种方言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的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晋语、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赣语、湘语、徽语、平话和土话等十大方言,内部差异巨大,特别是我国的东南地区,有很多方言土语之间完全无法通话。
  在全球化和城镇化的高速进程中,方言日渐式微,保护传承方言文化现已成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文化保护传承和普通话推广普及并不矛盾,因为两者有各自的使用空间和圈层——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教育、行政、传媒等公共场所中具有法定语言的地位;而方言则是区域性的,是民间语言,适用于非正式场合、家庭或其他私人领域。当前,面向多语并存的社会生活环境,我国社会形成了主体与多元、公共与私人、正式与随意等并行不悖、和谐共处的语言生活观。
  不过,短时间内要让所有方言迅速恢复同等的语言活力或使用频率,既缺乏可行性,也没有必要。在此情况下,保护传承最可行的办法是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护、以保护促传承。方言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而青少年是关键人群。新媒体极大地推动了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青少年通过短视频关注、了解并热爱方言,使方言成为他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有利于适度使用方言。从这个角度看,“方言梗”频上热搜,是方言仍活跃于语言生活的表现,有用总比无用强,无须过分担心。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方言梗”里走红的那些被娱乐化、低俗化的方言,也隐藏着危机。一些“方言梗”偏爱“土味”,似乎接地气,却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方言梗”只顾“矮化”方言使用者以达到搞笑的目的,却忽视了挖掘并展示其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历史;我们不能以保护传承方言文化为名,就一窝蜂地刻板复制,让方言贴上“土”“烂”“俗”的标签。我们要积极探索并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近年来,海派音乐人林宝用上海话演绎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谣》,这首歌曲用吴侬软语将上海的历史变迁和上海人的喜怒哀乐娓娓道来,在新媒体平台上累计点击量破亿,颇受好评。
  其实,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共同语也从乡土语言生活中走来。可以说,方言是共同语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乡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乡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它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发挥独特的作用。
  (摘编自饶高琦王莉宁《“方言梗”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文化认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河南话、重庆话等的涌入,短视频平台、网络综艺被“方言梗”占了半壁江山。
  B.方言因难以适应全球化和城镇化的进程而式微,但对它的传承与推广普通话同样重要。
  C.保护和传承方言,关键是要促进青少年们对方言的了解,增强他们对方言的热爱。
  D.一窝蜂地刻板复制方言,容易使其贴上“土”“烂”“俗”的标签,不利于其传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用两个问句收束,是为了引出下文有关方言的论述,并引发读者思考。
  B.文章阐述普通话与方言相异的使用空间和圈层,旨在论证我国社会环境多语并存。
  C.文章为了论证应该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郁的方言形象,举了林宝的例子。
  D.文章后三段都用转折词开头,使段落衔接紧密,结构严谨,意思在转折中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方言种类繁多,不同方言区无法沟通交流,故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势在必行。
  B.保护传承方言的最好方法是进行方言文艺娱乐的创作和传播,以利用促使用。
  C.一些“方言梗”为了搞笑,故意矮化方言使用者并抛弃方言中的文化民俗和历史。
  D.保护传承方言,可以强化人们的乡土之情,还可以发展乡村文化和精神文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生物资源保护被列入二十六项原则之中。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正式生效,公约确立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其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