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660字。
2022 年河东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答题时,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 19 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祝你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 11 题,共 27 分。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 分)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 瞥.见(piě) 相濡.以沫(rú)
B.殷.红(yān) 笨拙.(zhuō) 面面相觑.(qù)
C.热忱.(chénɡ) 愧怍.(zuò) 矫.揉造作(ji??o)
D.狡黠.(xi??) 箱箧.(qiè) 气冲斗.牛(dòu)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青年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高质量发展有了更为 的物质基础。中国青年拥有更 的发展环境,面临着建功立业的更难得的人 生 。
A.坚固 优越 机遇 B.坚实 优厚 境遇
C.坚固 优厚 境遇 D.坚实 优越 机遇
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1
①电影《悬崖之上》着眼于展现风起云涌的年代,将家国情怀置于个人安危之上的牺牲精神和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②在烈火与生死之间,没有嘶吼的哭喊,只有无声的疼痛,而那种痛苦深入骨髓。③通过最了不起的英雄精神,让在绝境之处依旧坚守本心的人,让他们生命之中的闪光点熠熠生辉。④“以生命当旗帜,倒下亦是一座丰碑。”他们用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黎明和曙光。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马克??吐温说:“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 宽容,是一种成熟的美,是人生的从容 自 和超然。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海阔天空。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 因为宽容 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
A. 。” 、 ; B.。” , 。
C. ”。 , ; D. ”。 、 。
5. 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A. 前两联抚今追昔,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 的感慨。
B. 颈联勾勒出诗人故乡的江上美景,晴川沙洲,绿树芳草,形象鲜明,色彩缤纷。
C. 尾联以抒情作结,在自问自答中以“愁”结束,诗人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所隔,表达出游 子思乡心切的情感。
D. 全诗意境开阔,风景如画,情真意切。“悠悠”“历历”“萋萋”等叠词的运用使得诗句声调 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阅读《冰雕雪塑》一文,完成 6~8 题。
冰雕雪塑
祝劲松
①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晶莹闪耀的“大雪花”主火炬台、孩子们手中的雪花花灯……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冰雪元素无处不在,尽显冰雪之美。
②化自然冰雪为人文艺术,冰雪雕塑散发独特的艺术韵味。与其他材质雕塑相同,冰雪雕塑也在圆雕、浮雕和透雕等形式上穷尽艺术巧思。不同的是,冰晶莹易碎,雪松软绵酥,且两者都易融化,独特的材质,既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智慧,也成就了冰雪雕塑特有的美感。
③冰,重在雕。冰的质地无色透明,可折射光,但雕出的形体层次易隐,从而缺乏立体感。为求轮廓鲜明,冰雕创作除了强调体面关系,突出形体基本特征,还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