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60字。
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3小题,总分100分总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③④⑨?? B.③⑤⑧?? C.②⑥⑦⑩ D.①⑤⑦??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倾听使人_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 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
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 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C.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当地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②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③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④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⑤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习近平讲话《人民日报》)
A.①②⑤③④ B.④①③②⑤ C.⑤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⑤
5.巧用谐音的方法将下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______花,春香秋香。
6.古诗词默写填空(6分)
面对马上要到来的中考,爸爸告诉小桑考试的时候要有信心,要①“____________”(《曹刿论战》不然“再而衰”《曹刿论战》,最后②“____________”(《曹刿论战》),要相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同时,小桑也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在最后冲刺的日子,纵有艰难险阻,我仍相信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综合性学习(4分)
今年的6月8号是我国的第14个“文化遗产日”。为此,初三(1)班开展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班委已经设计了两项活动,请你参照已给项目,再设计两项活动。
A、“文化遗产知多少”知识竞赛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文化遗产重要性”专家讲座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8题至第9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8.下面对本词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的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是作者不能安然入睡的主要原因。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E.本词语言平淡.、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9.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题至第13题。
余良肱传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①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②县捕得杀人者,既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白④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搒掠⑤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⑥捕话之,赃尽得。
通判杭州,时王陶为属官,常⑦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⑧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
(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二》)
【注】①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在句中相当于考中的意思。②属:有管辖关系的。③既自诬服:自己已经认罪。④白:报告。⑤搒掠:笞击,拷打。⑥亟:急切地。⑦常以气犯府帅:常常因为耿直冒犯府帅。府帅,地方军政长官。⑧帅挟憾欲按之:府帅挟私恨想查办王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榜掠号呼闻于外/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B.或有附吏耳语/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C.赃尽得/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D.帅遂已/然,胡不已乎?(《公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