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180字。

  2022年江苏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30分)
  (一)
  4??23全民阅读日,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的文章,请完成以下任务。(10分)
  作为知识的载体,书籍也是人类记忆和想象的延伸,潜藏着无限的可能。品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对话;顺境时,给你清醒;迷wǎng(  ▲  )时,给你希望;挫折时,给你信心;追梦时,给你力量。以书籍为灯塔,人们不断开掘、延展生活的光谱。因为阅读,许多人超越庸常,积蓄了向上的力量。
  人生因阅读而  ▲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有益于开阔眼界,提升格局;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海中深蕴着灼热的理想信仰,chì(  ▲  )烈的家国情怀。翻阅《论语》《孟子》《礼记》等国学经典,感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  ;细览《史记》《资治通鉴》等古代典籍,获得“可以知兴替”的历史镜鉴;走进《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文学情境,点燃拼搏奉献的生命烈火……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闪耀不一样的气质。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1.(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加点词“镜鉴”中“鉴”的意思是(2分)
  A.铜镜     B.借鉴    C.鉴察     D.鉴别
  (3)画横线的两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气象万千   博观约取            B.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C.包罗万象   博观约取            D.气象万千   博大精深
  (4)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2分)
  倡导全民阅读,     ▲    
  (5)上文中提到《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任选一本书,说说其中某一人物给你的精神力量。(3分)
  (二)
  “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回家乡作读书分享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
  徐则臣认为,阅读应该是突破我们人生的局限,可以见识一个广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简洁的路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知识,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格调、为人有格局。在不同的年龄,我们需要读不同的书。不同的书可以在这个年龄给我们最充分的营养,它可以提醒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年龄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在“推荐一本好书”环节,徐则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
  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则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
  2.请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1分)
  (2)结合徐则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读书时”。(3分)
  (3)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 ▲    。(3分)
  (4)徐则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三)
  班级开展“我爱古诗词”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2分)
  3.【日积月累记古诗】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8分)
  (1)天时不如地利,    ▲    。               (《孟子》)
  (2)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黄发垂髫,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    ,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古人对学习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    ”,强调学思的结合;陆游认为“    ▲    ,绝知此事要躬行”,突显实践的必要;朱熹认为“问渠哪得清如许,    ▲    ”,重视知识的更新。
  4.【节气文化品古诗】找出诗句与节气搭配不当的一项(2分)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      B.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惊蛰
  C.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立春      D.夏衣临晓薄,秋影入檐长——处暑
  5.【咬文嚼字析古诗】“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没”两个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纷繁隐没      B.杂乱隐没      C.纷繁沉没      D.杂乱沉没
  二、阅读??理解(58分)
  (一)古诗文阅读
  “旷达豪放苏东坡”专题学习活动,老师选择了苏轼的三篇作品进行专题阅读,请完成6~11题。(21分)
  【甲】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丙】臣自颍移扬,过豪、寿、楚、泗等州,所至麻麦如云。臣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皆有忧色,云:“丰年不如凶年。天灾流行,民虽乏食,缩衣节口,犹可以生。若丰年举催积欠,胥徒在门,枷棒在身,则人户求死不得。”言讫泪下,臣亦不觉流涕。又所至城邑,多有流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