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870字。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大作文一)点评与分析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命题解读
北京大作文之一是一篇命题作文,具体而言是材料加命题的作文,而文体要求是议论文。纵览北京高考作文的命制,都体现着稳中有变的趋势和特点。“学不可以已”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的观点,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止。“学习”是一种自我的修行和提升,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的主宰,很大程度上人类在永不停歇地学习改变世界,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各种本领。诚如材料所提“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怪乎,《周易》里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学不可以已”的最好诠释。世易时移,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既有相同之处,也定然不一样的地方。具体表现在对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考生作答时要选择自己对古今学习的不同感触最深的做深度剖析,体现出自己的思辨色彩即可。
“学不可以已”近年各地模拟考集萃
1. (2021四川省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唐韩愈《师说》)
③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睡觉)焉,久而益足。(汉徐干《中论治学》)
学习无止境,学习是人生中永恒的话题,常谈常新。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刚入校的高一学生写一封书信,谈谈你对学习的认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符合文体特征;贴合身份;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三则材料由名言构成,都与“学习”有关。
第一则名言强调学习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