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60字。
金凤区2022年九年级模拟测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读古诗文,不单要读语言,更要读意藴。读《蒹葭》“①_________,②________ _”,我们读到了萧瑟冷凝霜的白露节气,感受到凄清气氛;读陶渊明的《饮酒》“③_________,④_________”,我们读到了一种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的超凡脱俗;读张岱《湖心亭看雪》“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我们读到了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上下皆白的景象;读李白《行路难》“⑦_________,⑧_________”,我们读到了一种即使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读范仲淹《岳阳楼记》“⑨_________,⑩_________”,我们读到了一种超越个人忧乐的宏伟政治抱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担当。
2.阅读下面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6分)
摘抄1: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摘抄2:
复活的土地(节选)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任务1:这两首诗的作者_________。(1分)
任务2:比较阅读上面两首诗歌节选,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诗歌 “土地”的象征意义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爱这土地》 象征着养育作者的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①
《复活的土地》
② 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
任务3:结合以上摘抄,选两方面简要谈谈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3分)
3.成语积累。(4分)
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是人生出彩的金钥匙,也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学校要?? 编制课程内容,统筹好短期的劳动技能培训和长远的劳动精神培养,在?? 中真正激发学生们对劳动的热爱。多措并举、??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在 ??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孩子力所能及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
⑴????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成不变 按部就班 B.一成不变 循序渐进
C.因地制宜 按部就班 D.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⑵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处的成语。(2分)
?? ??
4.我国名人故居(祠堂)的楹联,既赏心悦目,又陶冶情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面六个句子,分别写的是李清照、文天祥、曹雪芹,请你根据内容搭配成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请你将正确的选项填入表格。(只填序号)(3分)
①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②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③法天抡对策,长荣青史壮乾坤 ④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⑤几番成败兴表,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 ⑥正气识孤忠,无愧丹心昭日月
A.李清照 B.文天祥 C.曹雪芹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 。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6.阅读下面二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2013-2019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情况。数字阅读规模(亿元)
材料二:
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成果丰硕。2014年,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投入运营。在那直径18米的超大球形屏幕上,数字化影像使敦煌壁画的精彩尽收眼底,细节纤毫毕现。自此,“前端观影,后端看窟”的展览新模式在莫高窟得以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客蜂拥至洞窟的压力,满足了人们近距离观赏文物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石窟文物、保存文物信息。
当然,敦煌石窟壁画的数字化还面临比较多的难题。最容易理解的是,要将壁画完整地搬到电脑里,前期需要采集海量信息,后期数据拼接、整合、存储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采集一平方米壁画一般需要多达50张到60张图像,一个壁面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