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580字。

  基础知识专题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驻足古城街头,千年的优雅与浪漫依然鲜活在身边,抬头是风景如画,低首是笔墨书香,顿感xīn kuàng shén yí(      ),所有的烦忧早已xiāo shēng nì jì(      )。
  2. 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马说》的作者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落红、落英指落花;故园、乡关、桑梓指故乡、家乡;“黎民”“布衣”“白丁”都指老百姓。
  C. 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的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   ①   ,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交流);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   ②   。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每一个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   ③   。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雕刻/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叙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领略    瑰宝(guī)    散发(sǎn)  B. 灿若星辰    滋养(zhī)    沧桑(cāng)
  C. 延叙    满载(zài)    底蕴(yùn) D. 人文胜迹    名刹(chà)    门楣(méi)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交融  雕刻 B. 交融  铭刻 C. 交流  雕刻 D. 交流  铭刻
  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历史的丰碑          ②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③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B. ①历史的丰碑          ②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③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C. ①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②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③历史的丰碑
  D. ①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②历史的丰碑          ③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必须加强自我约束,否则,如果不能约束自己,沉溺其中,就会后患无穷。
  B. 自6月1日起,我国将降低部分服装、鞋靴、护肤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税率。
  C. 要不要大量阅读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D. 工信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最近几天颇受关注。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