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90字。
2022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用卷时间 100 分钟)
一、古诗文(36 分)
(一)默写与运用(12 分)
1.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江南春》)
2.儿童相见不相识, 。 (贺知章《回乡偶书》)
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观看战争电影,其中国破家亡个人经历坎坷的情节,可以用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的句子描述 “ ,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5 一 10 题(24 分)
【甲】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 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一日,语众曰:“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人无应者。乃问之曰:“子之技诚巧矣。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注释】①范金:把金属浇在模子里。②宝:珍藏。③真:实际。
5.甲文作者是 (人名),篇名是《 》。(2 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 分)
⑴琢冰为人物之形( ) ⑵神色如生(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8.甲文中“徐以杓酌油沥之”的“徐”不能删去,原因是
(4 分)
9.乙文中第二段琢冰者的话无人应对,原因是观者 (4 分)
10.甲乙两文同是塑造技艺高超的人物形象,但是表现手法有异同,请简述之。(6 分)
二、现代文(34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1―15 题(16 分)
学会公共生活
①前些日子正赶上我们这里的“排队日”,尽管听起来不是滋味,但电视台记者因此所做的采访却让我明白了我们排队排了一个多世纪还是排不起来的原因。
②记者问一位老年人为什么排队,她说:“咱不是得响应政府号召嘛!”记者又问一位中年人为什么要排队,他回答:“为了迎奥运呗!”记者问一位青年为什么排队,他称:“不排队让人家外国人照下来多难看!”最后问一位少年时,她的答案是这样的:“老师说今天必须排队。”
③排队,按照梁实秋先生的意见,属于洋玩意儿,而我们古有明训:三人曰众。众当然就是扎在一堆了。其实我在30 年前也常看见排队,那时买什么都排队,从花生瓜子鸡蛋米面大白菜,到煤球自行车,好像没有不排的。 当时人人都红着眼睛紧盯那点儿限量的东西,稍微靠后一点儿肯定落空,事关生计, 没人敢于不排队,否则就成了众矢之的。而且只要队一长,有人还肯自动出头,维持秩序,自制纸号,所有人还都老老实实服从他们的管理。想不排队的虽然也很多,不过都是走后门,起码前面看不见。可惜,自从物质开始丰富以后,票证限量供应一概取消,供过于求大普及,排队的人反倒越来越少,所有人都认同齐头并进无耻者胜这个硬道理。
④排队属于公德中最为简单的一项,为什么至今连这样简单的公共行为准则和意识都难以确立呢?
⑤我们过去只将这样的事情当作一种文明,而且还是一种外来的文明,于是有人天生就觉得不舒服,多数人觉得很累,尤其在没有多少人时,总以为还是竞赛式、拥挤式、扎堆式,比较自如。
⑥以前还常将这样的事情当作一种高尚品德,是公益,是奉献,是为了社会为了别人做好事。所以只有响应号召、学习英模、有碍观瞻时才认为有这个必要。
⑦其实,排队的目的很平常,就是为了自己。
⑧公共生活是每个私人生活的组合,公共利益反映的正是私人利益,为了保护私人的利益,所以必须尊重公共利益。你今天不排队,抢在别人的前面,但明天或许后天,你可能就会被更强的人挤到后面;你今天身为行人,不遵守交通秩序,挡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