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19字,答案扫描。

  江汉  油田  潜江  天门  仙桃
  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雷响起,生灵们蓦(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夏日,蜻蜓们身着五彩斑谰的外衣,宛若仙子一般翩跹(xiān)起舞,自由而灵动。
  C.秋风习习,绚丽的红色浸(qìn)透了深秋的湛蓝,枫叶上写满了诗韵,飘逸而酒脱。
  D.过冬的候鸟在湖面上或逍遥地游弋(yè),或冲天而起,浪漫的舞蹈撩拨着人的心绪。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年前,我来过一次敦煌。虽然时间仓促,只能浮光掠影,却被她的美深深震撼。
  B.进入莫高窟,历史的味道迎面而来,那栩栩如生的泥塑和壁画好像带你走入了千年前。
  C.遥想当年,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丝绸之路上的敦煌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
  D.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西亚文化摩肩接踵,不断传播到敦煌,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3.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建设低碳城市,不仅要答好“技术题”,更要答好“治理题”。
  ②城市是绿色发展的主战场,低碳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
  ③未来,支柱产业不同的城市,要因地制宜设计减碳方案,细化激励机制与约束办法.
  ④家庭排放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构成,需要疏堵结合,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⑤自2010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多批次低碳城市试点,各地探索出不少创新举措。
  A.④①②⑤③ B.⑤③②①④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④③⑤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古代,“方”可计量面积,“石”可计量容积,“寻”可计量长度,“更”可用作夜间计时。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初唐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体例。
  C.《乡愁》《回延安》《我爱这土地》的作者分别是余光中、贺敬之、艾青。
  D.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契诃夫都是俄国作家,其中普希金的代表作有《自由项》,契诃夫的代表作有《万尼亚舅舅》。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各部门必须尽快提络诈骗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B.重视不重视、落实不落实,决定了道法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作用。
  C.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约占陆地领土面积的18%左右。
  D.神舟十四号飞船载着三名航天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赴苍穹。
  6.综合性学习(4分)
  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三地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思源学校为此开展“共享美好,创文有我”主题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建言献策有我】九(1)班开展了家长问卷调查,请你提取下表中的关键信息,并据此向市政府提出两点建议。(2分)
  九(1)班学生家长参加“创文”活动情况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经常参加(%) 有时参加(%) 没有参加(%) 想参加但没人组织(%)
  创文宣传 60 30 8 2
  志愿服务 58 12 25 5
  全民阅读 18 38 40 4
  文体活动 75 20 5 0
  爱绿、护绿 10 25 36 29
  (2)【文明出行有我】有位老爷爷红灯时欲过马路,你作为志愿者怎样劝说他?(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运用典故,正面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春天来了,公园里小草萌动,花儿次第开放,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从《钱塘潮春行》中选择合适句子作答)
  二、阅读(48分)
  (一)古诗赏析(4分)
  秋霁①寄远
  杜牧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②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注释】①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②平芜:平旷原野。
  8.(1)本诗写“烟”着一“横”字,《使至塞上》写“烟”着一“直”字。请简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张养浩传
  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优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
  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