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690字。
人教版高考语文 版块二 第二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精练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五小题。
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袁恒雷
①1781 年 6 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是极其大胆而英勇的。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②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音乐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 25 岁,可离他生命的结束却只有 10 年的时间了。
③1782 年,莫扎特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丝结婚,但婚后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清贫的生活使他的孩子个个面黄肌瘦,6 个孩子只有 2 个存活了下来。
④但不管生活怎样艰辛,只要能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莫扎特就觉得是充实的,是幸福快乐的。
⑤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成才的天才。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 年 10 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⑥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的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⑦面对贫穷的日子,他依然乐观地对待。有一年冬天的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暖,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⑧清贫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使得莫扎特的身体每况愈下,在他的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首场公演时,他已痼疾缠身。
⑨《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欣慰。1791 年 12 月 4 日夜,他躺在冰冷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岀:第一幕现在结束了……现在开始夜后的咏叹调……凌晨一点,他悄悄地闭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⑩第二天,莫扎特平静地回到了天国,死前无人祈祷。他为音乐而生,也带着音乐离开了世界。
⑪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天气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公共墓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康施坦丝当时也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天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 1682 弗罗林的债务。
⑫比起长寿而晩成的海顿来说,莫扎特刚妤相反——短命而早熟。然而就在他不足 36 岁的一生里,却为人类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其中包括:歌剧 22 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 41 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 27 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 6 部,以第四、第五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⑬在莫扎特如此卷帙浩繁的杰作面前,任何人都不得不以瞻仰的态度视之。翻开他的作品,那五线谱仿佛是一条时间的河流,而那些跳动着的音符就是流淌在五线谱上的颗颗明珠,玲珑剔透,热情奔洒,洋溢着永恒的青春生命力。
⑭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⑮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他说:“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选自《散文》,有删节)
(1) 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 第⑨段描写《魔笛》在威登歌剧院的演出场景的用意是
(3) 纵观全文,概括莫扎特在音乐艺术方面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1)
(2)
(3)
(4)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时间为线索,充分展现了莫扎特最后十年中艺术人生的艰辛与辉煌。
B.莫扎特死前无人祈祷,死后被随意埋葬,更加突显这位音乐奇才的不幸命运。
C.文中以长寿晩成的海顿反衬短寿早熟的莫扎特,更能突出莫扎特的艺术成就。
D.本文寓情于事,哀而不伤,饱含作者对莫扎特悲剧人生的惋惜与赞美之情。
(5) 本文以“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为题颇有深意,试加赏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四小题。
阿胶女的手
马淑敏
①参观一所教堂,肃穆、静谧、庄严地祷告后,我细细观赏墙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生画卷,天堂、地狱,唤醒我心中的憧憬和没有来由的敬畏。欣赏的是圣母玛利亚在诸多画像中一如既往的慈善微笑,惊叹的却是画师对圣母玛利亚一双手细致入微的描绘,那双圆润、丰满、纤细的手,释放出饱满的祥和。
②无独有偶,在中国飞天壁画的传奇中,画师着重的同样是一双手。跨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