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2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文本二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苟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送西入秦。至秦,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日:“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遂上《谏逐客书》,理足词雄,情词恳切,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草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明法度,定律令,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始皇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嫡立庶,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斯以闾阎历/储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B.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C.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
D.李斯以闾阎历/储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何谓尊用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即“合纵”,指战国时韩、魏、燕、赵、齐、楚六国联盟抵抗秦国的策略。
B.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头,故称“黔首”
C.四夷,古代统治者对四方少数民族的蔑称,即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的合称。
D.六艺,这里是指周朝贵族教育体系中的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2.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用“太山”“河海”作比,指出秦国应该广纳贤才,方可走向强大。
B.李斯对秦王辞退一切宾客、把武器和粮食提供给敌人的做法不理解。
C.李斯跟从荀子学有所成后,终往秦国,得到秦王重用,官至丞相。
D.李斯忠心耿耿反受刑而死,究其原因,司马迁看法却与世俗不同。
1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4分)
(2)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4分)
14.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秦国不能逐客的原因。(3分)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叶伯巨,字居升,宁海人。通经术。以国子生授平遥训导。洪武九年星变,诏求直言。伯巨上书,略曰: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强干弱枝,遏乱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观于汉、晋之事乎?由此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