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第三单元  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 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字词。
  2、把握全文结构,理淸文章脉络,熟读成诵。深入体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3、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简单辨析作者的思想。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作家作品知识,文言文相关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本篇课文的主旨内涵。
  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本文中诗人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背诵重点段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
  难点: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桃花源记》中,谁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陶潜。陶潜不仅仅为世人描绘出了一幅闲适静谧的世外桃源景象,他还带领我们走进了“五柳先生”,感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士族家庭,因生活所迫开始出仕,做了几任小官,但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东晋义熙元年(405),他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便弃官归田,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县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低声下气地服事乡里小人!”于是,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三、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或372或376-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
  代表作品: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另一类题材的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
  四、题目解说
  “归去来兮”,意思是“回去吧”“归隐吧”。来,助词,无实义。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啊”。辞,古代的一种文体要求押韵。题目交代了诗歌的写作内容,概括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