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30字。

  第一单元  1.2 离骚 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难点: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诗人中的诗人,高峰上的高峰,王者中的王者。王者归来。今天我们来触摸他的灵魂,《离骚》就是屈子真情的告白。谁来说一说屈原?
  二、写作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