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80字。

  第三单元  11.1 种树郭橐驼传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及作品写作背景。
  2.积累“优、业、蕃、舒、顾”等文言实词的含义。
  3.归纳“虽、因、且、焉”等虚词的义项。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故”等实词,归纳“虽”、“因”、“且”、“焉”等几个文言重点虚词的用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自读自译课文,提高文言文的自学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应其天性,让其自由发展,少加人为干扰。
  教学重难点
  重点:烦令造成扰民的社会弊端。
  难点: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说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到了唐代,已是危机四伏,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我们从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也可以看出封建朝廷苛捐杂税,人民民不聊生。作者柳宗元不但揭示出了当时官吏扰民的现象,还指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那就是肃清吏治,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是它们休养生息,以维持社会秩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二、写作背景
  本文名“传”,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从内容和风格上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据《旧唐书•食货志》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
  三、作者介绍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在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四、题目解说
  “种树”,指种树的人。“郭橐驼”,指本文的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