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860字。

  第四单元  13.2 宇宙的边疆 教案
  教学目标
  1.解读文本,掌握其主要內容。
  2.理解解说词中议论与抒情的作用。
  3.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认识。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解说词的文体特点,了解文中关于宇宙的基础知识。
  审美鉴赏与创造: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归纳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宇宙,培养宽广的胸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运用说明方法,学会分析句子,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
  难点:品味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加入的议论、抒情语句,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认识。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时候晚上我们最喜欢躺在地上望着夜空,遥远的宇宙让我们浮想联翩,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自从科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奥秘。
  二、写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卡尔•萨根主持拍摄的13集电视片《宇宙》,被译成10多种语言在60多个国家上映,数亿观众观看了这部片子。20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的影响下,学科技、用科技、发展科技的热潮渐起。为了吸收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一大批学者相继介绍、翻译了大量的国外科技著作。于是,《宇宙》被翻译介绍到我国。
  三、作者介绍
  卡尔•萨根( 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
  四、题目解说
  本文是一篇讲述关于宇宙的探索问题的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