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00字。

  诗歌鉴赏二
  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和思想
  知识拓展,深度衔接
  新知一:鉴赏古典诗词的形象
  1.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鉴赏这类形象时要借助作者的生平阅历、创作背景及相关注释,并结合诗词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及所处的环境做全面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概括其特点,理解其意义,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
  2.鉴赏诗词的事物形象
  诗词中的物象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借此来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鉴赏该类诗词时,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的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其次要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鉴赏诗词的景物形象
  首先感知景象的特征,如从形、声、色、动、静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深层含义,结合作者的感情加以分析;然后借用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概括出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例题1
  阅读下面的诗词,并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诗人描绘这样的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思路点拨:注意点明暮春时节的夜晚这一季节、时间因素,抓住“灯”“风雨”等画面因素。写景是为了抒情,理解这个景物描写里面所含的飘零身世之叹和凄凉悲伤心境。这个景物描写还是下文杜鹃出现的环境,所以还有铺垫作用。
  答案:暮春时节,眺望江面,风雨连天。蓬蔽的茅屋里,烛灯明灭,悄无人言。诗人描绘了暮春时节夜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所做的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诗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做铺垫)。
  解题方法技巧
  鉴赏人物形象“三关注”: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分析描写,抓住特征。
  (3)体察意图,注意联想。
  解题方法技巧
  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积累一些常见的意象,明确同一意象在不同诗词中的不同意义。
  即学即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西塞山①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