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56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炒米和焦屑(汪曾祺)
  ①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②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持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③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
  ④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⑤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
  ⑥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  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⑦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别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很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
  ⑧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
  ⑨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选自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18.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围绕“炒米”所写的内容。(3分)
  (1)有关炒米待客的风俗。
  (2)                                。(3)                                 。
  (4)炒米的吃法。   (5)                                     。
  19.第④节作者讲述父亲的朋友张仲陶算卦的故事,其用意是什么呢?(3分)
  20.炒米和焦屑现在已不多见。扬州绿杨茶楼厨师长读了汪老的散文后,想在早茶套餐推出这两款,请你代茶楼拟一则广告语。(不超过20个字,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1.汪老写“吃”,是“大雅”与“大俗”的完美融合,是汪老用精致的笔尖热情拥抱生活的结晶。联系文章具体内容,试分析汪老的“雅趣”。(6分)
  18.(3分)炒米的做法,装炒米的用具,炒米的用途;
  19.(3分)写张仲陶算卦之事,表明了炒米坛子几乎家家都有的事实,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0.(2分)炒米和焦屑,唤醒儿时的记忆。 复刻儿时美食,品尝幸福滋味。(意思对即可)
  21.(6分)①作者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细节,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
  ②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这一细节,既介绍了柚子壳这独具特色的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用细腻的笔触传达了苦难生活中的温情。
  ③作者说在红十字会躲避打仗的晚上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他的幽默达观、淡定从容。(每点2分,共6分)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五)文学文本阅读(16分)
  纸上的旧时光   李冬梅
  ①母亲终于下定决心,把家里别无用途的旧书都卖掉。
  ②她是很念旧,一张老照片,一件旧衣裳,都能勾起她的记忆。家里读书的人,燕子一样,一只接一只地飞走了,留下两位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