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20字。

  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学科素养测评
  八年级语文题
  (本试卷共35道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1)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育果实的时期。(《大自然的语言》)
  (2)此刻倒霉迹象接踵(    )而至,频频小震酝酿(    )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2.请在下列括号里补充两个形近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分)
  (1)(    )然自乐:___________ (2)(    )然不动:__________
  3.《社戏》中有个能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那么“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又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请将这四种戏曲行当与下列角色一一对应。(2分)
  (1)年轻男子——(    ) (2)滑稽人物——(    )
  (3)年轻女子——(    ) (4)老年女子——(    )
  4.请按照诗句内容,填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名称。(2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
  5.中国文化崇尚“和”。《光明日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和”文化的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的文章,对“和”文化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解读:(1)________的宇宙观;(2)________的国际观;(3)________的民族观;(4)________的道德观。请结合语境,将下列选项填在相应的横线处(只填字母即可)。(2分)
  A.和而不同 B.协和万邦 C.人心和善 D.天人合一
  一、游庐山美景(16分)
  【甲】
  《水经注》选段
  郦道元
  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许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其水历涧,径龙泉精舍①南。太元中,沙门释②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③也。峰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此诚仙境也!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①龙泉精舍:指龙泉寺。②沙门释:指僧人。③鄣(zhā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其状若门(    ) (2)下散漫十许步(    )
  (3)人迹罕及(    ) (4)只缘身在此山中(    )
  7.请用合适的标点符号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晨 光 初 散 则 延 曜入 石 豪 细 必 察 故 名 石 镜 焉。
  8.结合上下文,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
  9.请根据甲文内容和下列提示填上合适的内容。(2分)
  发源:(        )——流经:山涧、龙泉寺——汇入:(        )
  10.乙文前两句诗写了眼中的庐山样貌,如果请你给这两句诗配几张照片,你需采用哪种观景方法才能拍摄出这种样貌?(11分)
  A.移步换景法 B.定点换景法
  11.甲乙两文都在写庐山,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12.积累链接:请写出《小石潭记》中间接写潭水清澈的语句。(2分)
  二、忆端午粽香(12分)
  又到粽子飘香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