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530字。

  7 包身工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据内蒙古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①          ,反映了内蒙古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然而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屈辱。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在封建时代要建立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不能像我们今天一样,通过各族人民之间的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而主要依靠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统治阶级之间是否和解又主要决定于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封建关系的改变。和亲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和亲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些和亲是被迫的,②          ,昭君出塞就没有任何被迫的情况存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和亲就一律加以反对,那么在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取得民族之间的和解呢?在我看来,和亲政策比战争政策总要好得多。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反复、对比、排比    B.比喻、衬托、反问
  C.反复、对比、反问 D.比喻、衬托、设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和亲政策就是可以取得民族之间和解的好方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下面是某工程学院50周年院庆时将使用的一份广播稿的正文,其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今天是我院建院50周年的喜庆日子,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莅临。为了保证庆典能够顺利进行,请大家务必先到来宾接待处签名。然后到会务组(办公楼102室)领取纪念册、就餐券、晚会入场券等,并在上午9点钟前到会议厅参加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