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1590字。

  成都市2020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子学”锁定百家之学“务为治”的理论旨趣,认为诸子关注的是在当时天下大乱的中国如何达成人世间的秩序,以及达成什么样的人世间秩序。换言之,诸子是围绕“治”这个问题的思考者。
  “治”这个古典的概念有什么样的现代内涵呢?从现代的眼光看,“乱”是众人间的争夺,“治”是对众人的安顿与凝合。诸子的“治”不仅包括社会的稳定,更意味着人们形成共同、恒常的生活方式及价值偏好等关键内容。春秋末年之所以天下大乱就是源于这类关键内容趋于解体,诸子“致治”正是从这个基础层面来展开的。一个文明的基础就是一群人共同遵守的某种东西,故而可以说求治的诸子也是在探讨构建文明的路径。
  周代崩溃后,各家学派都针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文明及如何建立这个新文明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先秦是文明转型的时代,也是构想新的天下秩序的时代,围绕着建立一个怎样的文明体,早期的思想家们既能汲取古代的资源,又能深刻观察现实,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形成了众多流派。具体来看,儒家看重“周文”所留存的形式(礼),致力于赋予其意蕴(仁),使客观制度得到内在精神的加持而恢复活力。墨家则是要变革“周文”,一方面它把儒家的仁义说推进成兼爱、尚同等主张;另一方面,它亦偏重功利的效果,并以此未街量事物价值,故有节葬、非乐的主张。墨家相比儒家显然更激进,但是两派都有对人文的追求,比如共有的“尚贤”主张就体现了对人之力量的推崇。道家则是要超越“周文”,认为还有一些更超越的东西在儒、墨的人文性之上,即依凭自然之道,社会可自发地形成秩序,而不必依赖人之“有为”的力量,制度的规范及人的贤智皆非天下“致治”的根本。法家则是要重构“周文”,这不是说它和儒家一样要重回周代的文明形态,而是说它看重周有文制之盛,要在制度上下功夫,把“周文”变更为“秦制”,以制度达成功利目标,靠制度淡化人的作用及精神价值,形成断的文明形态。
  以上通过“致治”的视角对诸子学说间的异同做了阐发,可以发现这个视角对诸子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治”这个问题为各派思想搭建了一个沟通与争鸣的平台,“治”的问题将各派关联,呈现出了各派在子学整体脉络中的位置,从而使学者研究各派思想时能保持整体性意识。其次,先秦诸子的争鸣所围绕的焦点如天与人、古与今、礼与法等问题,是各家在探讨文明形态时所遵循的基本线索,亦在深层上构建了诸子学的框架。最后,以“治”的问题为中心,诸子与农医巫卜的区别便可彰显,后者是关于物的技术,与安治众人的学问不同。如此一来,原本杂芜的诸子学就有了边界,它的身份也更加明晰。
  (摘编自方勇《“务为治”:“新子学”的学术理念与价值要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强调用仁的意蕴丰富“周文”所留存的礼的内涵,从而恢复相关制度的活力。
  B. 儒墨两家观点有同有异,墨家主张变革“周文”,重视以功利效果评判事物价值。
  C. 在道家看来,社会可以自发地形成秩序,儒墨学说均未找到天下“致治”的根本。
  D. 法家认可周有文制之盛,故强调延续周代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构建新的文明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聚焦诸子“务为治”的观点,先阐释概念内涵,后比较分析并指出研究意义。
  B. 文章提到春秋末年天下大乱,是为了从现代视角诠释“治”与“乱”的基本内涵。
  C. 文章基于周代崩溃的时代背景,从建立新文明的角度梳理了各家学派的基本观点。
  D. 文章在整体观照的基础上阐述诸子间的异同,并未扬此抑彼,体现出客观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子学”认为,诸子关注的是乱世背景下人世间秩序的达成,以及由乱及治、构建新文明的路径。
  B. 共同、恒常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偏好等关键内容是文明的基础,诸子正是基于这个层面思考“致治”的。
  C. 如果周代思想家能就建立一个怎样的文明体达成共识,周的崩溃和天下大乱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D. 从“致治”视角关注诸子学说,既有助于学者理解诸子学研究的深层框架,也可厘清诸子学的边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能源汽车以纯电产品为主,此类新能源车上市至今,续航里程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都打出了“超长续航”的广告,但消费者购车后发现续航里程往往会缩水,有的只有标称里程的一半,关于纯电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打折问题的投诉早已屡见不鲜。受制于技术因素,动力电池标称续航里程会受到温度、使用年限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一段时间内,具备长航程且不易受使用环境因素影响的动力电池很难商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