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410字。
话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斗争,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找到一条崭新的出路;但丁挑战黑暗的中世纪神学的权威,用《神曲》为西方近代文艺找到人文主义的出路;朱自清夜游“荷塘月色”,为自己“颇不宁静”的心寻得一条疏解安顿的出路;辛弃疾与时代难容,一生也未能找到施展自己理想抱负的出路……
请你以“出路”为话题,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看法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一种春声浑难忘,最是长安课归时。”表现了对放学之后那欢快、嬉之声的深深怀恋。今天,我们周围的声音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处的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
请以“牵动我心的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央视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让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穿越”:宋应星在“穿越”过程中,见到了高铁、C919、长征火箭、月壤、“奋斗者”号,最终在稻田里与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与三百多年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遥相呼应。当他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时,不禁连呼了不起:“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这一刻让无数观众为之泪奔。
“常念为经,常数为典”,顶礼膜拜、束之高阁不是我们对待经典的正确态度,用今天的生活激活经典,才能使其获得意义、焕发光彩。教材中有很多中国古代经典篇章,请选择其中一篇或者几篇,以“让经典与今天握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感受或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用电脑、手机以及其他多媒体终端看书等电子阅读方式越来越被更多人认可。延续千年的纸质阅读虽然受到电子阅读的冲击,但也仍然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屏”阅读,已与传统的“平”阅读平分秋色。
读屏这种电子阅读方式的确方便快捷,还可以将零星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因而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但缺点是难以进行系统和深度阅读。
读书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有仪式感,更能引发读者深入思考,是人类进行系统性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时间、场地、光线等因素的影响,读书存在不能随时随地想读就读的弊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