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940字。
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课堂学案
复习任务
1.掌握理解四类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偏义复词)的方法。
2.掌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活动一 掌握理解四类实词的方法
一、通假字:本义不通,考虑通假
请根据“通假条件”导图,考虑下面文段中有无通假字,如有,请找出来并解释其义。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有删改)
①反通返,意思:
②第一个“坐”通座,意思:
③女通汝,意思:
④采通彩,意思:
⑤振通赈,意思:
二、古今异义词:存同求异,区分单双
请联系古今词义演变特点,参照下面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方法,完成后面题目。
1.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表。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河 泛指一切河流
臭 难闻的气味
走 步行
怨 埋怨
恨 仇恨,怀恨
卑鄙 (语言行为)恶劣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不是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节词。如若不是,请解释其义。
(1)铁骑突出刀枪鸣:
(2)宽厚而爱人:
(3)古之学者必有师:
(4)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这样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
三、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
1.识记多义实词可用“解形析义,建图索义”的方法,即看字的形旁,找出本义,然后建立图表,索求词义演变。请参照下图,为“伐”字解形析义,建图索义。
例:
先解释下列句子中“伐”的义项,然后画出其词义引义表。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②齐师伐我(《左传•曹刿论战》):
③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