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80字。
标点符号专题
备注:语篇中,标注★的题目考查的是“标点符号”这一考点。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B.当我的心爱的姑娘过桥时——她一天走过两次——我的心简直就停止了跳动。
C.《礼拜二午睡时刻》选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略有改动。
D.这里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往后退,可是那边有又强又狠的敌人。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黄河流域各地普遍出现的剪纸窗花中,在安塞农民的图画里……不同地域、不同材质的民间艺术品,大家都 地采用了花卉意象。从田野作业汇集而来的样品来看,似乎是共时性的共振;沿着历时性的脉络 ,这里有着凝聚性的共同源头么?每个民族在文明初萌时期,都会情不自禁地选择特定的某些意象抒发情怀,这些意象一经确立便是一种文化原型。花卉就是有着这种原型的民间艺术,其原型乃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图腾之花。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吟诗予以历史性定位:“华山玫瑰燕山龙”,意即华山花卉图纹是在燕山龙之前我们民族最早的文化图腾。古来“华”“花”两字,相通且可互换。他认为花卉图纹可能就是华族(新石器时代活跃于此地的华胥氏——伏羲女娲之母)得名的由来,从此花卉成为我们民族的文化标识。一个花的图纹,便串联起我们民族数千年不曾改易的文化记忆链条,这 是英雄佩花、逢喜戴花的欢乐点缀,这不正是有着数千年的谱系性的花卉根脉?花之意蕴源远流长, ,融于血脉,成为我们不思量自难忘的集体记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不约而同 穷源溯流 哪里 根深蒂固
B.不约而同 追根溯源 岂止 根深蒂固
C.不谋而合 追根溯源 哪里 根深叶茂
D.不谋而合 穷源溯流 岂止 根深叶茂
★(2)下列语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华”“花”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C.这天孩子们要放雄黄炮,还要在额头上用雄黄酒涂一个“王”字。
D.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21年3月25日,中俄油画艺术展在哈尔滨市隆重开幕,现场人流____________ 。此次展览以“消融”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国北方由冬入春、迎接冰雪消融的好时光,表现病毒瘟疫如冰雪遇春般消融于未来的 ____________。此次展览由黑龙江省文旅厅主办、哈药美术馆承办、哈尔滨柒玖捌油画艺术馆协办,邀请俄罗斯列宾美院师生的作品参展,呈现中俄两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