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0-字。  文学类阅读:中国文学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许先生
  贾平凹
  茶棚沟取名于沟里有家卖茶的。这家人姓许,卖了两辈人的茶。其实那不是茶,是从山上采的一种叫猫眼翠的草,再加上胎菊、甘草、决明子熬出的汤,生津止渴,祛湿利尿。到了第三辈,出了一位中医,那一年老屋大梁上生出灵芝,茶是不卖了,给人看病,四十几岁便声名隆起,人称许先生。
  茶棚沟距沟外的三岔镇三十里,镇政府让许先生去镇上开铺坐诊,许先生不愿意去,村里人也不愿意许先生去。镇上人甚至县上人有了疑难杂症都到茶棚沟村子来。来的人多了,村里二十户每家都是客舍,村主任就负责给患者挂号,分配着这家住两个人,那家住三个人。
  许先生到了六十岁时不再亲自上山采药,这些人家的女人们经营客舍,而男人们全成了药农,但也分工明确,有专门挖丹参、当归、黄芪、茯苓的,有专门饲养飞鼠收五灵子的,有专门背了绳索在崖上采石斛、灵芝和独叶草的。药草挖采来了,卖给许先生。
  许先生号脉是一绝,一搭手就能说出病在哪儿,病人拿出在县医院做过的仪器检查单,和检查的结果相同。病人说:你是神啊!许先生说:我摸了半天才知道你的病,仪器一照就清楚了。病人说:可我花了那么多钱呢,在县医院没治好呀,你救救我!许先生就对症下药,药量都不大,一日一服,五服一疗程。
  病人在客舍住下,服药三个疗程或五个疗程,大多是病好了,临走时要给许先生磕头。许先生说:病是三分之一不治也好,三分之一是治了就好,三分之一是治了也不好。不让磕头,说可以去植一棵树。
  社会杂乱,难以做到出入无疾。患癌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发现就是晚期的,去了县医院甚至出山去了省医院,凡是被告知回去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死马要当活马医,就又到茶棚沟找许先生。许先生对这些病人都用一种药,同时发给两只塑料桶。服药后,一只桶是盛了山泉水不停地喝,然后不停地在另一只桶里吐或泻。病人上吐下泻得呼天抢地,或许就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或许就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能渡过了第一关,软瘫在床上奄奄一息的再服一种药,眼睛发亮,脸上退了灰气的又再服另一种药,差不多十个疗程过后,该死的就死了,能活着的就身轻体健。
  县上一位交通局局长来治疗了三个疗程,头一疗程结束,还批了款要扩建进沟的路,第三个疗程没完,人却死了。局长的儿子认为许先生的泻药太猛,导致了父亲去世,愤愤不平,向县卫生局上告,说是茶棚沟人发财致富,集体草菅人命,并且还附了一张当年死在茶棚沟十二个病人的明细表。县卫生局曾九次来人调查,八次被病人和病人家属围住村子不让进。最后一次是进去了,经过十天详细查证,认为许先生的医疗方案没有问题,药草没有问题,所有人家的客舍也没有问题。风波算是过去了,茶棚沟又恢复了往常的景象。
  又过了五年,村子前后已经绿树成林,林中百鸟鸣叫,春夏秋冬都有花开,许先生家大梁的灵芝也有了盆子大,而许先生自己却病了。他病得不轻,但医不自治,浑身疼痛不止,关节里犹如无数的虫蚁在咬噬。六月初三入伏那天,许先生晚上吃过饭,对人说:把灵芝摘下来吧。大家以为摘下灵芝要炮制药呀,许先生却叫唤起村主任,村主任赶了来,他交给村主任一个瓷罐儿,说罐子里有钱,村口应该搭个棚了,把灵芝就挂在棚里。到了半夜,三间老屋起了火,等人们发现时火大得已不能救,整个屋顶塌了,四堵墙全部朝里倒下,许先生就死在了火里,埋在了墙土下。
  许先生一死,带走了病痛,带走了委屈,也带走了茶棚沟人的一部分。茶棚沟不再有病人来,所有的客舍全废,没有了收入。村主任从瓷罐里取出一万元,这算他的积蓄,还有一个纸条,写着祖传的茶配方。
  村口是新建了茶棚又开始卖茶,但过往的行人太少了,茶一直要卖到日落。这一天,村主任在茶棚里看着日头渐渐落去,忽然醒悟:日落日还在天上啊!开始重新谋划起茶棚沟的未来。第二年冬季,茶棚沟联合县里一家制药厂就生产出了健字牌的“茶棚冲剂”,在市场上销售。
  (选自《人民文学》2022年第2期《秦岭记》,有删改,题目为编者所加)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家前两辈人都是以卖茶为生,许先生弃卖茶而从医,在山村给人治病,不符合有关医疗管理规范。
  B.许先生不愿意应政府之邀去三岔镇上开铺坐诊,是他的精明谨慎之处,因为他最知道自己的底细。
  C.许先生未能治愈所有病人,印证了文中“治了也不好”的说法,也说明医学探索之路漫长而曲折。
  D.局长的儿子为了泄愤将许先生告上卫生局,调查结果证明这是一场闹剧,对许先生没有造成伤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小说的所叙人物故事跨度长达几十年,行文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的特点,开枝散叶有余,凝练集中欠缺。
  B.作品善于通过侧面叙述对主人公进行烘托,如村里人不愿让他去镇上坐诊,调查组前来调查,八至而不得入。
  C.小说通过一个偏远山村的变化映照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势,以小见大,凝聚了丰富的时代和历史的底蕴。
  D.传统文化中灵芝具有吉祥如意、富贵美好等寓意,这篇小说中的关于灵芝的细节设计也具有象征意义。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许先生这一形象的特点。
  4.小说中“日落日还在天上”,在不同层面有不同涵义,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的家庭
  鲁迅
  他早已想过,须得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了。那么,就来做家庭。然而怎么做呢?他跳下卧床,四五步走到书桌面前,坐下去,抽出一张绿格纸,毫不迟疑,写下一行题目道:《幸福的家庭》。
  他的笔立刻停滞了;他仰了头,两眼瞪着房顶,正在安排那安置这“幸福的家庭”的地方。他想:“北京?不行,死气沉沉,连空气也是死的。江苏浙江天天防要开仗;福建更无须说。四川,广东?都正在打。山东河南之类?阿阿,要绑票的,倘使绑去一个,那就成为不幸的家庭了。上海天津的租界上房租贵。云南贵州不知道怎样,但交通也太不便……”他又想来想去,又想不出好地方,于是终于决心,假定这“幸福的家庭”所在的地方叫作A。
  “家庭中自然是两夫妇,就是主人和主妇,自由结婚的,而且受过高等教育,优美高尚……”
  “不行不行,那不行!二十五斤!”
  他听得窗外一个男人的声音,不由的回过头去看,窗幔垂着,日光照着,明得眩目,他的眼睛昏花了;接着是小木片撒在地上的声响。“不相干,”他又回过头来想,“什么‘二十五斤’?他们是优美高尚,很爱文艺的……”他觉得胃里有点空虚了,放下笔,用两只手支着头,教自己的头像地球仪似的在两个柱子间挂着。
  “……他们两人正在用午餐,”他想,“桌上铺了雪白的布;厨子送上菜来,中国菜。什么‘二十五斤’?不管他。送来的是第一碗,但这第一碗是什么呢?……”
  “劈柴,……”
  他吃惊的回过头去看,靠左肩,便立着他自己家里的主妇,两只阴凄凄的眼睛恰恰钉住他的脸。
  “什么?”他以为她来搅扰了他的创作,颇有些愤怒了。
  “劈架,都用完了,今天买了些。前一回还是十斤两吊四,今天就要两吊六。我想给他两吊五,好不好?”
  “好好,就是两吊五。”
  “称得太吃亏了。他一定只肯算二十四斤半;我想就算他二十三斤半,好不好?”
  “好好,就算他二十三斤半。”
  “那么,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
  “唔唔,五五二十五,三五一十五,……”他也说不下去了,停了一会,忽而奋然的抓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