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030字。

  第一单元 3.1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新闻的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并能独立筛取信息。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文化传承与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
  难点:
  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东方之珠》,引出香港。进而提出香港回归事件。1997 年7月1日,对所有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被英帝国强占100多年的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百年的屈辱终于被洗刷;中国迈开了祖国统一的第一步。今天让我们跟随新闻记者们一起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世纪初期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不进口英国的商品,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对外进口的需求很少,而英国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多,加上东方的物品精美廉价,使其对中国的进口增加,于是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交往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而英国贸易逆差大。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英国入超额每年仍在200万~300万两白银。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改变和扭转局势。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的不利地位,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林则徐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朝廷控制,因此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