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90字。
第一单元 3.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并比较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受并学习焦裕禄精神。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文章“以言见人”的特点,分析语言的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熟读课文,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主要事件及蕴含的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篇人物通讯“以言见人”的特点。
难点:
学习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焦裕禄》视频片段。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呈现过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涌现出无数感人至深的干部,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一篇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来重温历史、感悟伟大。
二、写作背景
1965年12月17日,在兰考县委的会议室里,穆青第一次听到焦裕禄身边的干部介绍焦书记的事迹。大家说着哭着,会议室里哭声一片。穆青坐不住了,他放下笔,不停地掏出手帕擦眼泪。他走到焦裕禄曾经坐过的因肝癌剧痛顶出窟窿的藤椅前,久久无语。接下来,他和同事冒着严寒,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访问焦裕禄慰问过的农户,寻找焦裕禄的足迹和精神,多少次,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穆青说,不把这篇文章写好,那简直对不起老百姓。三天以后,在开封宾馆,穆青和冯健、周原组成了一个写作班子。1966年2月7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打破常规,占用新闻节目的时间,用1小时20分钟,播出了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而著名播音员齐越,则是含着热泪、几经哽咽才完成播音。焦裕禄的光辉形象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
三、作者介绍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1921年出生于河南周口,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
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1949年后调新华社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