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60字。
广东省潮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1.(1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烛之武退秦师(节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文二:
东周列国志(节选)
佚之狐曰:“主公若加其官爵使之往说,不患秦公不听矣。”郑伯遂召烛武入朝,见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左右无不含笑。烛武拜,奏曰:“主公召老臣何事?”郑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辩过人,欲烦子说退秦师,寡人将与子共国。”烛武再拜辞曰:“臣学疏才拙,当少年时,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况今老耄,筋力既竭,语言发喘,安能犯颜进说,动千乘之听乎?”郑伯曰:“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今封子为亚卿,强为寡人一行。”佚之狐在旁赞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时,委之于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辞。”烛武乃受爵而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安能犯颜进说
B.①行李之往来 ②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
C.①敢以烦执事 ②欲烦子说退秦师
D.①共其乏困 ②寡人将与子共国
(2)从句式角度看,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夫晋,何厌之有?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大王来何操?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3)下列对两则节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既暗示了在秦、晋的包围下,郑国当时形势危急,不敢开城门出去,又表现了烛之武勇赴国难的献身精神。
B.烛之武能成功说退秦军,关键是其说辞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处处为秦国着想,步步深入,层层逼近,具有很强说服力。
C.烛之武有机会出山与佚之狐的举荐有着极大的关系,但烛之武最终能够出使秦军,郑伯的努力才是起决定性的因素。
D.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请求,先是半推半就,但最终还是被郑伯的诚意、爵位的诱惑等打动,没有放弃为国立功的重大机会。
(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B.《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体著作。
C.疏,即奏疏,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D.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②子事郑三世,老不见用,孤之过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2.(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柳絮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的“白玉堂”一词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借指封建贵族家的住宅,比喻富丽堂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