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00字。 第三单元 综合素养提升训练
一、温故知新(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①90年时光荏苒,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让申纪兰从一个勤劳朴实的年轻姑娘变成饱经风霜的老者;时间改变不了的,是申纪兰永远奋斗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②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地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
③“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会一阵风刮过了事,餐饮企业不能幻想公款等高消费卷土重来,要在经营方向、策略、方式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
④婚庆典礼本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好事,可是因为目前婚庆司仪的能力和素质鱼龙混杂,致使很多新人在选择婚庆公司时倍感头疼。
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从事经济工作的同志,对央行货币政策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应十分敏感,见微知著,了然于心。
⑥对一个国家来说,改变贫穷状况是一件不太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人心向背,社会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那将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 ①饱经风霜:饱,充分的;经,经历;风霜,比喻困苦和挫折。形容经受了非常多的磨难和困苦。②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此处应用“挖空心思”或“处心积虑”。③卷土重来: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④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用来形容“素质”。此处可用“参差不齐”。⑤见微知著:看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⑥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或反对的。句中误用为单方面背离。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B )
A.拿破仑战败,不仅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在俄国文化上留下了痕迹,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
B.“思想精深”是指想得深、想得透,可以为读者观察世界提供一种有益的角度。比如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切入世界的独特视角。
C.评论家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张天翼等作家的文学史地位,成为西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之作。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为学校与学习者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时空,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均因技术的推动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解析】 A项,结构混乱,“最好的证明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句式杂糅,应该去掉“最好的证明是”或去掉“就是以拿破仑入侵为背景展开的”。C项,偷换主语,可在“成为”前加上“该书”。D项,搭配不当,“创造”与“新时空”不能搭配。另外,“教、学、评、测”顺序不当,应是“教、学、测、评”。
3.阅读《复活》,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 )
A.玛丝洛娃在认出聂赫留朵夫之后,她的脸色变得阴沉了,斜睨的眼光盯住聂赫留朵夫不放,朝他微微一笑。这些行为动作表明,聂赫留朵夫给她带来的伤害已经平复,面对这个曾经伤害自己的男子,把他当作一个顾客,露出妖媚的笑容。
B.玛丝洛娃年轻时在聂赫留朵夫姑妈的庄园里被聂赫留朵夫诱奸并怀孕,不幸的玛丝洛娃因此被赶出主人家,生活颠沛流离,后落入妓院。在妓院里,因被诬陷毒死人而受审。
C.“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这是来自聂赫留朵夫内心的一声喟叹。面前的玛丝洛娃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孩——纯洁可爱的卡秋莎,而是一个堕落、卖弄风骚、见钱眼开的粗俗女子,她丧失的不是生理学上的生命,而是自己纯洁可爱的灵魂。
D.聂赫留朵夫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的想法并不坚定。他出于忏悔要同玛丝洛娃结婚,然而这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已经习惯了的优裕的贵族生活,聂赫留朵夫的内心很矛盾。同时,玛丝洛娃沦落风尘,酗酒享乐,这使得聂赫留朵夫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值得。所以他未将结婚的想法告诉玛丝洛娃。
【解析】 聂赫留朵夫给她带来的伤害仍然难以平复。
4.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艺术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B )
A.《大卫•科波菲尔》中每个人物所使用的语言都带有强烈的个性,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气和语调。如“请允许我向你告辞,昆宁先生,我不再打扰了”出自能说会道、喜欢卖弄学问的米考伯先生之口;“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出自前来向米考伯要债的人之口。
B.“复活”从字面上看,指的是“死了又活过来”,文中指男主人公在生活中一度走向堕落颓废,最后在心灵上、道德上、思想上实现了新的飞跃,开始了积极向上的生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复活。
C.《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海”是主人公活动的场所。大海虽然极富生命力,但又非常残酷,它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小说以“老人与海”为题,就是要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不可被战胜的精神。
D.《百年孤独》中的“百年”并非实际,而是指拉丁美洲人民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岁月是漫长的;孤独是指拉丁美洲人民长期存在的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思想。作者以“百年孤独”为题,意在引发读者思考造成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的缩影——百年孤独的原因,以及打破这种状态的根本途径。
【解析】 “精神复活”的不仅是男主人公,也包括女主人公。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聂赫留朵夫在监狱大门口拉了拉铃。他不知道玛丝洛娃今天情绪怎样,又想到她和她同监的人都对他保守着什么秘密,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他向出来开门的看守说明要见玛丝洛娃。看守回去打听了一下,告诉他玛丝洛娃在医院里。聂赫留朵夫就上医院。医院看门的是个和善的小老头,立刻放他进去,问明他要见什么人,就把他领到儿科病房。
一个青年医生,浑身散发着石炭酸味,在走廊里接见聂赫留朵夫,严厉地问他有什么事。这位医生处处体恤囚犯,因此经常同监狱当局,甚至同主任医生发生冲突。他唯恐聂赫留朵夫提出什么违章要求,就表示他对任何人一视同仁,还装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这里没有女病人,这里是儿科病房。”青年医生说。
“我知道,不过这里有个女人是从监狱里调来担任助理护士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