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570字。

  8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2.体味本文特色鲜明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他以人类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珐琅(   )  脂粉(   )    惊骇(   )箱箧(   )        野蛮(   )     瞥见(   )
  晨曦(   )      眼花缭乱(   )  朱鹭(   )
  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                       。
  眼花缭乱:                       。富丽堂皇:                       。
  3.了解作者。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国 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   》和《》。
  4.了解背景。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凡是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后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和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一次又一次丧失大量的领土和主权。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细读文本,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
  1.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要注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然后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
  (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
  答:                                                                                      
  (2)这些文字中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2.就是这样一个“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却被毁于一旦。雨果又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呢?请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齐读,并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
  (1)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答:                                                                                      
  (2)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例。
  答:                                                                                      
  (3)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答:                                                                                      
  (4)雨果通过什么语言来谴责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