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440字。
古代诗歌鉴赏客观题
一、对点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张直公归南郑①拜省
岑 参
夫子思何速,世人皆叹奇。
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对酒落日后,还家飞雪时。
北堂②应久待,乡梦促征期。
【注】①南郑:地名,今属陕西省汉中市。②北堂:古指士大夫家主妇居室,后代称母亲。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交代了诗歌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为送别友人归家探望父母所作。
B.诗人写送别,却不落俗套,从极力赞美友人开始,语言富有盛唐的豪迈。
C.颈联虚实结合,第五句虚写两人分别,第六句实写友人回家路途的情形。
D.尾联写母亲对友人的思念,这种思念之情促使友人想要早日返乡归家。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桐庐郡斋书事①
范仲淹
千峰秀处白云骄,吏隐云边岂待招。
数仞堂高谁富贵,一枝巢隐②自逍遥。
杯中好物闲宜进,林下幽人静可邀。
莫道官清无岁计,满山芝③术④长灵苗。
【注】①此诗作于景佑元年(1034),当时范仲淹被贬睦州。②《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③芝:灵芝,菌类植物,古以芝为瑞草,故名灵芝。④术:草名。根茎可入药。有白术、苍术等数种。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骄”字用拟人手法将“白云”悠然飘逸、无拘无束的秀姿写得活灵活现。
B.首联第二句“吏隐云边岂待招”暗含了诗人被贬后内心的无奈和不甘的隐秘情怀。
C.颔联“数仞堂高”和“一枝巢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不求富贵、打算隐居的意愿。
D.道家的隐逸情怀和儒家的担当精神在诗人心中共存,这是中国士大夫的典型人格。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
辛弃疾
有甚闲愁可皱眉?老怀无绪自伤悲。百年旋逐花阴转,万事长看鬓发知。
溪上枕,竹间棋。怕寻酒伴懒吟诗。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作开头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点明自己老是怀着莫名其妙的情绪独自伤悲。
B.人生苦短,转瞬即老。“旋逐”极言时间流逝之快,“花阴”化无形的时间为有形。
C.作者没有直接写世事的艰难,而是巧妙地将其与斑白的鬓发形成关联,言有尽而意无穷。
D.“溪上枕,竹间棋”点明作者晚年的生活状态,“怕”“懒”说明词人旧时豪兴不再。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入关行次湘阴
曹 松
背顾秦城①在何处,图书作伴过湘东。
神鸦乱噪黄陵②近,候雁斜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