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10字。
1《春》同步检测
(满分:6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文学常识填空。(3分)
本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系江苏省扬州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__、诗人、学者、_______战士,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绿》散文集《 》《荷塘月色》等。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 ”,刚起头儿, , 。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10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 )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 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 )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窠巢( ) hóu咙( ) 应和(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酝酿”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情色彩看,“卖弄”为贬义词。
B.“呼朋引伴”“繁花嫩叶”两个词语结构相同。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一句中,“牧童”“短笛"是名词,“这”是指示代词,“嘹亮”是形容词,“响”是动词。
D.这段文字运用了比喻、拟人、引用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柔和欢快的春风图。
(5)“像母亲的手抚摸(吹)着你。”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你觉得哪个用得好些,为什么?(2分)
4.下边句子中的着重号表示朗读时的重音,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B.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D.在雨里静默着
5.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B.朗润(明朗润泽) C.卖弄(向别人讨好) D.宛转(形容歌声抑扬动听)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B.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C. 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D. 散文《春》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朱自清的作品。
7.选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C.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8.下面一段话的顺序已被打乱,如将其还原,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①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②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③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9.2020春晚开场舞《春潮颂》“五彩缤纷人欢腾,扭起秧歌迎新春”拉开了新年的序曲;一声春雷,唤醒了万物:草儿绿了,杏花开了,燕子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10分)
(1)【春之别称】人们对春天的称呼特别多,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两个。(2分)
(2)【春之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段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