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00字。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明确课标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4.感悟诗人对生命的赞美、对自然的赞美、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祝福。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分析富有特色的意象,感受诗人炽热的爱和美好的祝福
2.难点: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二、教学过程展示
(一)新课导入
她外貌美丽,幽默睿智;谈吐大方、优雅迷人。她是一位入木三分的评论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课文
环节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林徽因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她在诸多领域成绩斐然。林徽因身上的标签有:中国著名建筑师、作家、诗人。她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从容。林徽因的每篇作品都凝结着她灵动的思绪和满腹的才华,其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语言清新淡雅,尤其在意象的运用上别具一格。
2.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的《学文》上。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深切的怀念;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和对儿子的希望。其子梁从诚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3.“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写作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林徽因并了解写作背景,为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做好铺垫。
环节二:朗读指导,读顺诗歌
1.朗读实践
师:请同学们根据前几课的所学,试着诵读本诗,然后说明阅读时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自读课文后,小组内互读互听,讨论阅读的语气、语调。
预设:
(1)感情基调:欢快喜悦,感情热烈
(2)语气语调:饱含着作者的温柔和爱,读的时候语气要舒缓轻柔。
预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接下来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设计意图】诗歌诵读时前提。本环节意在通过探究诗歌的读法,训练诗歌吟诵能力,同时为下文理解诗歌情感做好铺垫。
环节三:抓住意象,理解诗意
1.读晓标题
师:诗题是诗歌的眼睛,借助诗题,可以解读诗歌的内容。分析探究本诗诗题,体会其内涵。
预设:“四月天”是一个总的春天的意象,是诗人歌咏的“你”的化身,代表着爱、温暖和希望;另外,副标题“爱的赞颂”则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
2.内容把握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四月美好的那份期待,在小组内交流读诗感悟,找出每一节中哪些闪光的词,尝试着概括每一节的内容?
预设:
第一节:四月天的光艳轻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