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8420字。
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目。
①近期,一大批反映百年党史、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倾情上线,开创了主旋律影视作品高质量创作、高效率传播、高社会关注、高市场回报的新高度。分析这些作品引发集体追看乃至全民热议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从人的基本需要和生命理想出发去提炼主题、结构故事、塑造人物,使作品颇具说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
②遵循艺术规律,找准创作的出发点,作品才能感人至深。近期涌现的主旋律影视作品把一代代中国人在救亡图存、民族解放道路上的苦苦追索和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朴素向往深刻融入主题当中,用情感共鸣解释信仰力量,用人性光辉点亮革命理想的康庄大道。想让一百年来的历史故事感动今天的观众,就要勾连起今日与往昔的必然联系。虽然彼时的社会背景和人的思想观念与今日有很大差异,但是人的基本情感却是一致的。因此,主动摈弃空洞的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表述,转而从人性出发、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来点明主题、诠释信仰,更容易让当下的观众尤其是青年人认可和接受。比如,电视剧《觉醒年代》深刻剖析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劳苦大众的生存状况和思想观念,把党的孕育和诞生根植于对国家兴亡、民族解放和劳苦大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有力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之问。
③近期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在结构故事时,还把唯物史观、社会主义等抽象理论具象化地融入叙事当中,从细节里找初心,融人情味入政论体,化大道理为身边事。在电影《1921》中,偶逛游乐场时刘仁静对着哈哈镜的求知欲,李达对邻家小女孩露出的微笑,这些情节把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们刻画得既有革命理想,又有生活意趣。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里的每个故事都用小切口观照大时代,在“真理的味道”等剧集里,信仰坚守总是和人的基本情感紧密相连。这些故事生动且真挚地告诉我们:“无产阶级丢掉的只是枷锁,获得的却是整个世界。”(《共产党宣言》)
④近期的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在塑造人物时,力求真实自然,让生活意趣和世俗情感与革命信仰同频共振。无数的艺术实践证明,很多时候征服观众的不是大动干戈、大呼小叫,往往是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颦一笑,更能直抵人心。因此,越来越多创作者在角色塑造时,特别注意捕捉角色细微的动作、神态和语气,用富有人情味、具有烟火气的生活常态反映角色的精神状态和心路历程,点亮人物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光芒。近期许多影视作品都不约而同地表现了革命先驱、时代楷模颇为动情甚至脆弱的一面,这是符合人性基本特征的真切表达。《光荣与梦想》开篇,毛泽东在追忆爱妻杨开慧时潸然泪下。还有《山海情》里的李水花一角,仅用一个笑中带泪的表情就迅速俘获了观众。短短数秒的情感释放,诉说了贫瘠土地给她带来的苦涩和委屈,也诉说了她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摆脱贫困的渴望,这一幕充分唤起了观众的同理心和共情力。
⑤总之,主旋律影视作品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用人性的光辉点亮信仰的起点、生活的动力和革命的理由,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人民群众的意趣情怀深深镌刻在影视作品中。唯有如此,主旋律影视作品才能够真正打动并持久占据观众的心。
(摘编自杨洪涛《革命者形象的时代共鸣》)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质量创作、高效率传播、高社会关注、高市场回报是当今主旋律影视作品倾情追求的新高度。
B. 从人性出发、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来点明主题、释信仰,主旋律影视作品会更易得到接受认可。
C. 注重从细节里找初心,融人情味入政论体,化大道理为身边事,助力打造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
D. 《光荣与梦想》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因表现革命先驱、时代楷模动情甚至脆弱的一面而打动人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①段概述近期大批主旋律影视作品上线并获得成功 现象,点明其根本原因,提出中心论点。
B. 文章第②~④段采用递进式论证结构,从提炼主题、结构故事、塑造人物三个角度来展开论证。
C. 文章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通过举例分析多部主旋律影视作品并引用《共产党宣言》加以论述。
D. 文章最后强调了主旋律影视作品打动并持久占据观众心灵的条件,收束全文,并深化中心论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基于人的基本情感的一致性,勾连起今日与往昔的必然联系,可望让一百年来的历史故事感动今天的广大观众。
B. 电视剧《觉醒年代》就是一部遵循艺术规律,找准了创作出发点,具有说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的主旋律影视作品。
C. “大动干戈、大呼小叫”的人物形象不够真实自然,无法征服观众,塑造人物必须捕捉角色细微的动作、神态和语气。
D. 叙事中融入抽象理论、用情感共鸣诠释信仰力量,用生活常态反映角色精神状态等是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共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A.“……是当今主旋律影视作品倾情追求 新高度”曲解文意,将已然当将然,原文说的是“开创了主旋律影视作品高质量创作、高效率传播、高社会关注、高市场回报的新高度”。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
A.“根本原因”错误,文中是“很重要的一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促进我国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一系列相关政策。2019年12月,相关部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国家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发布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局优化。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区域协调发展,鼓励各地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