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930字。

  高考作文备考练习主题:文化传承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大学校长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上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个小榔头。多年过去,我已从教41年,当我来到母校,重新走进学生实践工作时,我问大家,你们实践的项目是什么?他们回答:‘还是做那个小榔头。’”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总导演觉得缺少一首与整台节目相配合的歌曲,于是找到了一个词作家,希望他能为这一年春晚的结尾曲写一下歌词,内容要有家人团聚、祖国大团圆、亲人间的骨肉之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于是就有了《难忘今宵》这首歌。如今,《难忘今宵》已经成为每年春晚的必唱曲目,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
  读完上述材料,你对该学校和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这样的做法有怎样的感触?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可爱的祖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从‘黄河落天走东海’到‘青海长云暗雪山’,从‘吹面不寒杨柳风’到‘铁马秋风大散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今天,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再次跟随中华文明的步伐,走遍祖国的山川湖海,再次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这是2020年1月28日开播的以“贯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第一场的开场白。
  “读杜甫的诗,让人感到来自历史深处的一种温情、博爱与力量。这次疫情,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关于人性的,而关于人性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拍的是杜甫,说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这是观众对今年4月6日BBC(英国广播公司)推出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发出的感慨。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从唐诗、宋词到元曲,千百年来,中华诗词以其无限的魅力超越时空。她动人的诗句,丰富的情感,人文的光辉,历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
  学校要举办“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的研讨会,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