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260字。
高考作文备考练习主题:师法自然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知道许多来自书本、课堂的知识,也获取了大量来自网络的信息资讯,但却叫不出身边动植物的名称,对大自然也缺乏好奇心和情感;看过电视电影里的田野山川,却没有机会亲手抚摸禾苗;习惯走在水泥地上,喜欢宅家,习惯有电源插座的地方,成为水泥森林的“穴居动物”。这些现象,被称作“大自然缺失症”。今天的我们对自然界的丰富多彩缺少感知和体验,因此难以理解王羲之面对自然山水而发出的生死之慨,无法深切体会“养树”与“养人术”之间的紧密联系,更谈不上像苏轼一样去山水间寻求和叩问自然真理。
材料二:
重要的不是树枝或树叶,而是存在于整个自然界中的、在这些外在的树木形态里流淌着的、为获取更高成就而努力的喜悦。
——冈仓天心(日本美学家)
学校青少年发展中心拟举办一场“自然与成长”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柳宗元在永州山水中找到了亲切的知己,写出了“永州八记”;苏轼在黄州赤壁下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写出了“赤壁三绝”;张孝祥在洞庭湖上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写出了《念奴娇•过洞庭》。
不过,历代文人所看所写是山水,所思所想未必在山水。
身处作为山水诗发祥地的温州,你又如何认识山水?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是很有意味的两个词。没有格拉丹东冰峰孕育的第一滴水,就没有长江的波澜壮阔、浩荡千里;没有体积数倍于树冠的发达根系所提供的水分营养,就没有大树的高可参天、浓荫蔽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