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540字。

  高考作文备考练习主题:小康 扶贫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曾经,一位年已花甲的老兵来到湖南一个革命老区的偏远山村,开展义务驻村帮扶工作。他带领大家架桥修路,并决定因地制宜,兴办“共富”有机茶厂。后来,他因病去世了,他的女儿来了。她说:“爸爸,我懂你了!没做完的事,我来!”她怀揣青春的梦想与奋斗的勇气,毅然辞去舒适工作,接过了义务帮扶的“接力棒”,继续振兴“共富”有机茶产业。终于,她按照父亲的遗愿建起了全自动化有机茶厂和可观光的有机茶园……
  两代人“接力”义务驻村帮扶,致力于乡村振兴,不禁让人感慨和赞叹。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自选角度,自拟或完善标题,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1)学校将举行“____________有我”半命题演讲会,你将作为毕业生代表参加。上述材料应该引发了你的联想与思考,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际,写一篇演讲稿。(横线上可填“接力”“青春”“筑梦”“奋斗”“乡村振兴”等)
  (2)如今,这个山村逐渐变得富裕和美丽,将筹建“乡村研学”基地,恳切希望听到青少年学生的心声。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向筹委会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心愿和建议。(书信统一称呼为“山村研学基地筹委会”,署名“李华”)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习近平
  “民亦劳止,汽可小康”的千年夙愿变成现实: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今天,百姓生活更上一层楼,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人民日报》2022年1月5日
  今天的小康生活来之不易,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人民日报》2017年1月23日)
  “为官一任,遗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消滴,会它千顷澄碧。”(习近平《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作为当代青年,看了以上材料,你对“扶贫”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主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至上海仅需四个半小时,中国高铁领跑世界,成为国人的骄傲。同时,我国还开行着81对时速40公里左右的公益性“慢火车”,经停530个车站,连接着百姓生计线、民族团结线。疾驰如风的动车组与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