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200字。

  4.14《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重在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这篇课文叙事性较强,能够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尤其是作者不仅是作家,还是心理学家,所以本文的心理描写相当精彩,值得学生学习。所以,课堂上应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并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而且,课标也强调: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课堂上尽量尊重学生的理解,注重课堂生成,因势利导,由学生真正理解本课的主题,同时,学生抓住“自信”,找到意外收获——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找到了自信。这样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多角度阅读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练习默读,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文章。
  2.品味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实践文中所揭示的人生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细节描写中感悟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感情。
  2. 感悟人生哲理,指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挫折将是我们人生的一大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莫顿亨特小时候的脱险经历中寻求我们的制胜法宝。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莫顿??亨特(1927~1983)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本文选自《当代少年》。
  3. 读一读
  训诫(  xùn jiè  )啜泣(chuò qì )迂回( yū huí)纳罕(nà h??n  )嶙峋( lín xún )凝视( níng shì)小心翼翼( xi??o xīn yì yì)瘦骨嶙峋( shòu g?? lín xún)
  心惊肉跳( xīn jīng ròu tiào)
  三、抢答练习: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本文(限时三分钟),标划出本文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以及表明人物心情的语句。
  1、然后进行抢答: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
  (费城)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
  (56年)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天气闷热,想找一些新的花样来玩。)
  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因为 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不要冒险。)
  6)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一共有 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里)
  7)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岩脊了吗?所有的孩子都爬到崖顶了吗?谁没到?
  (是的;不是;“我”)
  8)“我”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