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50字。

  高考作文备考练习主题:知与行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陶潜《与子俨等疏》中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读书能给人带来收获,看似容易,但读什么、怎么读,却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与发展潜力。一些人读书瞄向“谋生之书”“成功之书”,冷落了经典和“养心之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被列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前10名。有人习惯于手不释卷,独爱翰墨书香,在纸质书卷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钟情于视听兼备,喜欢声画共赏,在数字化世界里享受读书的乐趣。数字化阅读确实让阅读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然而也引发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方面的担忧。
  在学校的读书月活动中,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读书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疑李渤之言,叹“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躬身考察,得其命名之由。
  ②哲学家康德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的故乡哥尼斯堡小镇,但是哲学界普遍认为康德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大门。
  以上材料给你什么启示?请以“行和思”为主题,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演讲。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陆游曾感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莎士比亚说“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明代《古今贤文》有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狄德罗说“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由此可见,先哲们或重实践,或重理论。其实无论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理论与实践更多时候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
  “我想尽量多看些书。”
  “这很好。不过你要知道,念书不能增添智慧。”
  “怎么不能增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