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60字。
古诗阅读专题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日访山人
戴叔伦
远访山中客,分泉谩煮茶。相携林下坐,共惜鬓边华。
归路逢残雨,沿溪见落花。候门童子问,游乐到谁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不辞路远去拜访山中客,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这在下文可得到印证。
B.诗歌二至四句描述了两人相见后的情景,和谐融洽,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C.“共惜鬓边华”暗含时光流逝而壮志难酬的悲伤,令诗歌感情为之沉郁。
D.归途中碰到残雨、溪水上漂着落花,这些春天习见物事照应题中“春”。
15.本诗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都出现了“童子”,但两者身份及其在诗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安徽省A10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献池州牧
杜荀鹤
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
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
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
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虽献给地方官,却与展示才华抱负以求引荐的干谒诗有所不同。
B. “江路静”与“郡城安”,写出凶年之后、戎装断绝的安定美好生活。
C. 颈联“惊断莺声”化用《春望》“恨别鸟惊心”句,凸显战争的残酷。
D. 本诗将丰富的内涵压缩于七律短幅中,语言清新而通俗,平易近人。
15.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哪些“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声声慢 辛弃疾
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①
征埃成阵,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层楼。指点檐牙高处,浪拥云浮。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