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80字。

  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陆游《书愤》细读精讲
  教材原文
  书愤1
  南宋 陆游
  早岁2那3知世事艰,中原北望4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5,铁马秋风大散关6。
  塞上长城7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8,载谁堪伯仲间9!
  作文讲记
  陆游一生都在为南宋的抗金事业奔走,悲夙愿空落,以至在临终绝笔时仍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书愤》诗共五首,这是其一,该诗七律严谨,对仗工整,雄浑沉郁,有老杜遗风。本诗所作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六十二岁正居家乡山阴赋闲时,此时他远离朝堂已有六年之久,直到作此诗时又被启用。全诗情旨紧扣“愤”字,分为前后两部分,包含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慨和重拾机遇有望报国的激愤之情。
  首联“早岁那知世事艰”以回忆领起二三四句。诗人早年心怀报国壮志,为抗金大业一往无前,早在青年时期他便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中原北望气如山”,诗人望着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渴望恢复中原的豪气像山一样。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贴切,可以从山之高联想到豪气万丈,壮志凌云,也可以从山之凝重、不可动摇,联想到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这便是诗人年轻时的写照。
  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即承接首句“早岁”,作者回顾起当年亲临抗金前线的经历。“楼船”该句指得是隆兴元年(1163)诗人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时,主张抗金的右丞相张浚都练兵马,楼船横江,来往于镇江、建康,对陆游青睐有加,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希望。但好景不长,张浚次年被罢免。而“铁马”句是指乾道八年(1172)诗人四十八岁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一度在大散关前线与金兵交战的回忆。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嵯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何满子),当年的豪情壮志也是磅礴如山的。可惜王炎被调回临安后,陆游的抗金壮志再次化为了泡影。陆游壮年时期的军旅生活和报国大志,一次次草率地结束了。二十年后的如今,陆游回想起这些,报以短短十四个字,“楼船夜雪”对“铁马秋风”,对仗工整,意向典型,意境开阔,两句之中大开大合,全名词的对子无一动作,无生死喧嚣的兵戈场面,却道尽羁旅之辛与壮志不达的悲愤之情。
  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