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370字。
德州市平原县六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纤弱(xiān) 镌刻(juān) 摇曳(yè)摩肩接踵(zhǒnɡ)
B.洗涤(dí) 两颊(jiá) 解剖(péi) 不折不挠(náo)
C.秀颀(qí) 绯红(fēi) 残垣(hénɡ)惟妙惟肖(xiào)
D.翘首(qiào) 喧嚣(xiāo) 瓦砾(lì) 长途跋涉(bá)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蹒跚 泻气 斟酌 诚惶诚恐
B.丘壑 踌躇 诘责 杳无消息
C.无暇 狼籍 料峭 恹恹欲睡
D.轮廓 不辍 琐屑 锐不可挡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谈笑风生,教室里充满欢快的气氛。
B.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能盲目发展。
C.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
D.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因此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
5.(3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贵右贱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即指贬官。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诗句字数整齐,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C.《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形式。
D.“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6.(3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和孟浩然合称“王孟”。王安石曾评价其诗“诗中有画”。
B.《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这篇以写景抒情为主的散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C.《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昇。这篇说明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
D.《<孟子>三章》的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7.(3分)下列各项中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作者真实的记录了自1937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作者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8.(14分)名句默写。
(1)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大漠壮丽风光、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名句: , 。
(2)《浣溪沙》(晏殊 北宋)——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对仗工整的句子: , 。
(3)《雁门太守行》(李贺 唐)——边塞战事,建功立业的报国情怀。用丰富的色彩描绘意境。写敌情紧急,战云笼罩的句子是: , 。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表达报国的忠心: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 , ;君子能战无不胜的原因是:“ , ”。
(5)它 ,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9.(5分)《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 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切叶蜂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