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7000字。
2006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10
整理:张美华 2006、6、9
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自己吧!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tán( )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春色,简直是一fú( )青绿山水画。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 )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 )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____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__________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去。
③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____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④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毁坏________________,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A、烘托 寂静 进入 摧毁 B、映衬 平静 进入 毁坏
C、烘托 平静 扑入 摧毁 D、映衬 寂静 扑入 毁坏
3、按要求默写。(4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进酒》李白)
(2)陈水扁“废统”,并非中止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直冲与大陆关系而来,这正应了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有不少表现风俗习惯的诗句,请写两例。(课内外均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信破碎的人生才最美丽吗?林黛玉的破碎,在于她有有记得骨铭心的爱情;三毛的破碎,在于她历尽沧桑后一刹那的明彻和超脱;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子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则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生命的悲壮乐章。
哪些“优秀灵魂”通过文学作品或媒体走进我们的心灵?请你选择大家熟知的一个人物,描绘他(她)令你难忘的破碎之美。(要求3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一条消息,改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2分)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祭祀遗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敖汉旗博物馆专家实测后鉴定,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祭坛数量最多的祭祀遗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探究。(3分)
①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毒品问题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
③毒品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④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剧腐败想象;
⑤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二个字。
二、阅读与欣赏(5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请简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写景物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展开想象,描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所展现的画面,并指出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一可以学而能,气可
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
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
颇有奇气。此二字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
而见乎其言语,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