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00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即事感怀诗的鉴赏指导
一、文体特点
1.内涵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
所谓“即事”,就是针对眼前事,即事诗是将“写景”、“咏物”、 “边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题材的作品, 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宴集、登高、仕途升迁或贬谪、科考、郊游、天气变化等等引发人生感触或闲情逸致的诗歌,笼而统之地称为‘“即事感怀诗”。
此处的“即”有两个意思,一是“立即”,就是马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事诗是灵感突发之作,所遇到什么事,立即产生了对此事的想法,诉诸笔下而成诗;二是“就”,表顺承,就是前有要求,然后就有相应的动作,所以,即事诗还有另外的一个“家族”——应制诗。所谓应制,就是应别人要求而创作诗文,如皇亲国戚的要求,还有宴饮、征伐、唱和、赠答等所有应命性创作的诗文。
2.标志
①诗歌中包含叙事内容,重点在作者由所叙之事而生发的感慨之情。
②标题往往有“即事”“抒怀”等词。
3.常用手法
(1)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叙事的表现手法有:
①虚实结合;
②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
③侧面描写的运用;
④白描与细节的手法。
(3)常用的抒情方法:
①直抒胸臆;
②展开想象,寄托情感;
③借事抒情,委婉抒情。
二、鉴赏要点
1.即事诗中的“事”
即事诗是以当前事物为题材的诗,是对身边可见和具体可感事件的细致描述,那么,作为诗歌中心的事件就在整首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理解此类诗歌,第一要务就是理解诗中之事。
其一,生活琐事。凡是古人或者说古代文人能做的事,都可入诗,所以,吟咏田园、写真山水、拂琴下棋、谈玄参禅、焚香品茶、行旅远游、交游寄友,这类诗中的事五花八门,无事不在。
其二,时序常事。一天之中,时辰循环,日夜轮转,晨雾,熹光,生活日常,特别是傍晚的夕阳落山、孤舟停岸、夜猿叫啸、闲潭月影、灯烛明灭、寂夜渔歌,夜晚的夜读、夜泊、夜宿、夜游、夜值、夜梦等事更是常见。此外,四时代序,阴阳交替,对恒常不变的规律突然多了诸多感悟,如一年肇始的万物萌动,冰雪消融,踏青郊游,花落水流;夏日的蝉鸣暑燥,乌鹊绕枝,虫鸟喧鸣,风雷雨暴;秋日的梧桐叶落,桂子初露,病中思人,观月赏菊;冬季的万物萧瑟,寒霜凛冽,白雪映日,红泥火炉,寒梅独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