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50字。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我们已经完全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
  作文题目
  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说,“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这一席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为什么国人会一下子被“平视世界”四个字打动呢?
  材料二:作家杨绛曾对“平视”二字有过一段趣谈,她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阅读以上两段材料,你有什么感悟与思考呢?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应如何审视自己、看待世界呢?请结合材料,展开思考,联系现实,写一篇800字作文。
  作文解析
  第一则材料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发言,关键句是“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主语是中国,也可以理解为当今的中国人。这是从国家角度谈论“平视”的问题,平视的对象是世界。“平视世界”四个字,为何如此打动中国人?或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国家成长,“今日之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平视世界”刷屏,是普通中国人对个体命运与国家大势同频共振的历史喟叹,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民族复兴情结的集中投射。从经过28载奋斗建立新中国、实现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序幕、带领中国走向“富起来”,再到十八大后吹响“强起来”的号角,百年光阴,国家的发展成为中国人民的最厚重的底气。在微观层面上,从“留洋潮”到“海归潮”,从“全民学英语”到“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从崇拜“洋品牌”到“国潮”盛行……这些生活化细节,折射出中国人精神的成长和自信的回归。
  第二则材料来自于杨绛先生,关键句是“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这是从个人角度谈论“平视”,平视的对象是别人。平视是一种不艳羡他人的从容,也是一种不轻视他人的尊重。这句话是提倡人们不要有仰视别人的自卑,也不要有俯视别人的自得,而要永远对人采取平视的态度,保持平等相对,这样才能认清自己。“平视他人”和“认识自己”应该是先后关系、因果关系。
  根据提示语段,我们立意时要综合考虑以上两段内容,得出立意,进行创作。“新时代的青少年”是写作的主体,要从新时代的青少年的角度思考“平视”的问题。“结合材料”要求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联系现实”要求考生扣住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国际形势写作。
  “如何审视自己、看待世界”这两层意思都要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