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550字。
语言表达:逻辑推理
1.根据内容,回答问题。
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论证。
例如: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有两户人家都生了儿子。有一家的孩子死了,就将另一家的孩子偷偷地抱回自己的家。另一家发现后与这一家争吵得不可开交,于是告到官府。有一个知县对两个妇女说:“你们两人一人拉住孩子的一条胳膊,谁把孩子抢到手,孩子就属于谁。”大堂上,两个妇女就动手拉了起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其中甲妇女开始时还使劲,听到孩子哭喊后,就不使劲了。而另一个乙妇女则拿出吃奶的劲,眼看就要把孩子抢到手了。这时,知县大叫一声“停!”然后平静地说:“我现在知道孩子的真正母亲是谁了。”他用手指了指那个不使劲的甲妇女说:“她是真正的母亲。”
请根据所给参考示例,分析以上材料,写出知县断案的三段论推理过程。(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②
③
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这两句的语序回答以下问题。(每处25字以内)
①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代诗歌中,有一种结合了神话传说与诗人想象的诗性推理。
例如:
李商隐《嫦娥》中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两句,提到了嫦娥偷吃灵药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之药,飞奔到月宫,成了仙子的传说。诗人想象嫦娥在月亮上非常寂寞,因而推想她一定后悔吃药了。
请仿照以上示例,另找古诗,分析其中的诗性推理。
推荐诗句:
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李贺《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5.分析下面的例子,看看它们分别违反了哪种逻辑规律。
(1)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2)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抛弃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3)编辑同志,您说我的作品不够成熟,显得幼稚,那您就把它当成儿童文学发表吧。
6.生活中的现象常常隐含着某种假设,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