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970字。

  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原卷+答案+独家分析)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00 分钟,试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答题纸共 2 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原卷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山不在高,                。(刘禹锡《陋室铭》)
  2.而今识尽愁滋味,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      ,      。”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 题(22分)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①知风亦畏寒。”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
  王丹麓座客常满。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客曰:“本②《孔丛子》,子思③告齐君曰: ‘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故知今像多须,误也。”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
  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抑:则,就。②本:根据。③子思:孔子的孙子。
  5.【甲】【乙】两文提到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者。(2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及其日中如探汤(        )         
  (2)孔子不能决也(        )
  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B.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C.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D.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8.【甲】文中孔子因“            ”而“问其故”;【乙】文中王丹麓因幼子小能说“        ”而“问故”。(4分)
  9.【甲】文中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            (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中王丹麓的儿子鼎说“然则孔子亦无眉耶”的目的是        (5分)
  10.【甲】【乙】两文中的孩子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1)          ;(2)            。(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 题(16分)
  ①人一出生手脚就会自然“动”起来,慢慢长大就会参加一些劳作,有时还会感到一丝劳累,有“劳”有“动”,劳动就这样伴随着人的一生。
  ②然而在当下,一些青少年对劳动的意义重视不足,甚至认识偏颇。有人不会做基本的家务,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其它体力劳动不值一提;有人觉得如今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只要花钱就能买到服务;还有人将“免于动手”视为一种优越感,对提供服务的劳动者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③针对这些不会劳动、不想劳动、甚至不尊重劳动的现象,重新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
  ④劳动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