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29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劝学》中的文字,完成1—7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士大夫之族
C.其皆出于此乎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吾尝跂而望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君子生非异也(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______________
2.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古义:______________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今义:阴间 古义: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
1.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七月既望( )
2. 假
善假于物也( ) 乃悟前狼假寐( )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2.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7.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二.阅读下面《赤壁赋》中的文字,完成8—14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