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200字。
泉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二年下学期期末跟踪考试
语 文(A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试卷答案均答在答题卷上(答题卷在9-14页)。
第Ⅰ卷(共36分)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顽劣 孽障 蹑脚 虐待
B.炽热 不啻 敕造 叱骂
C.辖制 狭隘 狡黠 要挟
D.憔悴 琐碎 纯粹 劳瘁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熟谙 恬噪 玷板 面面相觑
B.晶荧 誊写 惬意 杯盘狼藉
C.丰韵 忖度 癖好 饿殍遍野
D.城垣 怠慢 偏僻 苍海一粟
3.下列对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白胡子说)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
——说明花白胡子老于世故,既不触犯华大妈的忌讳,又讨好刽子手康大叔。
B.(陈奂生想)能碰到一件大家都不曾经过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听就好了,就神气了。
——说明陈奂生在物质生活改善以后,对精神生活也有所追求,只是这种追求带有浓厚的小农色彩。
C.(林黛玉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
——表明林黛玉对邢夫人的尊敬,待人接物留心在意,反映了她机变逢迎的性格侧面。
D.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展现了葛朗台攫取金钱的丑态,夸张性的敏捷和迅猛动作,揭示了他崇拜金钱的思想本性。
4.下列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戏剧中的舞台说明及唱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药》)
——渲染了深夜里阴沉、死寂的气氛,影射当时群众的麻木不仁和反动阶级气焰的嚣张。
B.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景物给人清冷的感觉,使人感觉到主人公处境的凄惨,同时也推动情节的发展。
C.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雷雨》)
——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暗示剧中人物即将展开激烈的矛盾冲突,预示重大变故的到来。
D.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长亭送别》)
——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主人公的离愁别恨,情景交融,创造出悲凉的意境。
5.下列有关小说或戏剧中人物形象的评论的文章标题,拟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机关算尽反被聪明误——评玛蒂尔德》
B.《精神贫血的农民——评陈奂生》
C.《绝望中的呼号和诅咒——评窦娥》
D.《白莲出泥淖 净水掩风流——评杜十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宰以卓异闻 闻君将还吴
B.遂负土累石 绝云气,负青天
C.寻所逐者 寻蒙国恩
D.穷且益坚 以游无穷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宁移白首之心 池之中为愚岛
B.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不克蒙其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