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20字。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半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   )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   )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花红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   ),恰如妙龄女子红颜易老,年华易逝。
  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诉尽(   )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无能为力而懊丧、痛惜。
  17. 依次在文中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18.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 根据上文提示,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两句话。要求选例恰当,并与前一句构成排比。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治制度,宁可牺牲一段时间的经济,也要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中国人民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__________,共战疫情。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感叹,由于中国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标杆,而为国际社会共同对抗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实际上,西方对中国的文化偏见一直都在。只不过这次突然暴发的疫情,给了他们一个落井下石的新机会。不过,这一次他们被整个中国模式给震撼了,14亿人同时戴口罩,可以一起宅在家里渡过这个难关,一批一批的医务人员、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