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50字。

  潍坊五县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联考
  语文
  2022.10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学到底是什么?
  文学提供一个媒介,让我们去了解生活,使我们获得对生活的某种感觉。当越来越多的写作以娱乐读者为目的,文学里最好的、最核心的东西被屏蔽了。这个东西,可以称为真知。
  就创作层面而言,现代作家和施耐庵那个时代的作家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够利用的资源不是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而是日常经验,因为文学要描写的是日常生活。
  日本评论家小林秀雄有一个观点,认为从萨克雷、狄更斯以后,小说建立了无数的范式来描写所谓客观化、对象化的社会生活,而林林总总的社会生活又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使得小说家几乎无所不能∶没有什么角色能把你难住,没有什么领域是你无法触及的。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现实主义小说家不是在写小说,而是被小说写。这个论述让人非常震撼,因为它揭示了一个问题∶一个作者的特定修养、特定出身、独属于自己的情感结构和社会认知,甚至独属于自己的绝望和痛苦,在今天似乎已经没有用了。“有经验的作者”,在写作中越来越不重要。这导致小说在今天遭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具备任何神秘感,不带有任何真正的情感,所有人物都可以互换而不具备特定性。一个写作者尽可以把故事编造得非常复杂离奇,因为今天有大量社会新闻来为之提供模板,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艺。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一个人具备很好的语言能力和讲故事的能力,是不是一定能成为好作家答案是否定的。再高的才华,再好的讲故事能力,都无法帮助一个人真正写出生活中哪怕一点点的、充满光芒的真知。在小林秀雄的观点里,文学中真正重要的是“独一无二的人物”,而不是“宛如真实的人物”。我们之所以对文学作品中的有些人物不能忘记,正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他有强烈的特征。我们在孩提时代就记住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里面的人物飞檐走壁,有非常大的能量,具有某种传奇性,不管他真不真实,他是独一无二的。
  这种刻画人物的能力连带着这样的人物在今天的小说写作中已经失去了。我们把笔下的人物当成是一个跟我们没有关系的客体,只不过是我们把他定向化,把他变成社会的一个部分,我们来描述他,而不是像小林所强调的那样∶要写好一个人物必须具备三样东西,首先要尊重这个人物,第二要理解这个人物,第三要爱这个人物。实际上这并不是小林一个人的观点。汪曾祺也说过,文学写作最重要的前提是你要钻到对方心里去;海明威当年教学生观察人物时也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就是一定要跟人物心意相通。
  你怎么了解一个人的心?只有通过爱,通过理解,通过真正的交往,所以这时候你要调动的是你真正的经验,这个东西我把它称为文学当中的真知。这种真知在今天,在很大程度上被掩盖了。然而如果这样的真知跟你笔下的世界没有关联,我们怎么跟读者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
  真知的缺失同样存在于阅读层面。很多人在读了小说之后就去模仿小说,用小说来指导自己的生
  (摘编自格非《什么是文学的真知》)
  材料二∶
  书写“新人”是作家的课题,但是怎么发现和如何书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孙犁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经验。1942年,他在《新人物??感情??气氛》一文中,敏锐地提出时代新人的问题∶“新的生活和不断的战斗产生了新的人,这些人不同于父亲的一代,甚至哥哥的一代,具备了新的感触、愿望和生活习惯。他们对现实生活负起了新的责任。”孙犁熟悉农村、农民,并且能以历史的眼光发现变化,进而将这种变化与时代变迁结合起来,这是作家的过人之处。
  这些新人和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是在土地上辛勤耕作的普通农民,但在抗战背景下,他们的所思所想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族意识和战斗热情迸发出来——他们斗志昂扬地加入斗争队列,扛起
  (摘自刘卫东《孙犁带给我们的文学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写作的娱乐化倾向导致文学表达的真知无影无踪,让读者无法获得对生活的某种感觉。
  B.小林秀雄认为建立无数写作范式并依靠社会素材写作,大大提升了小说家的写作能力。
  C.作家创作独特性人物,除要有好的语言和讲故事能力外,还要尊重、理解和热爱人物.
  D.孙犁以历史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变化并将其与时代结合起来,同时代的作家难以做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施耐庵时代的作家创作利用了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而不涉及日常生活。
  B.作者的经验使今天的小说不具备任何神秘感,所塑造的人物不具备特定性。
  C.孙犁的创作说明在如何书写“新人”课题中“发现”比“书写”更重要。
  D.《哦,香雪》以鲜明形象让人思考,体现了文学和生命、生活的密切关系。
  3.下列关于孙犁的评论,与材料二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贾平凹认为∶“他的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
  B.《中国现代文学史》“他对人物极少作静态的描绘,而在行动过程中寥寥几笔又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品还有着浓烈的乡土气息。”
  C.铁凝∶“孙犁先生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和渗透力,是不会消失的,不会泯灭的,相反,它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更加凸现出来。”
  D.某学者∶“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孙犁将目光投向人民生活的深处,创作时善于将个人的经历、情感与时代相融,为当时的社会服务。”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孙犁的“新人”创作体现了材料一中所说的“文学的真知”,请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飞翔的故事
  李浩
  事实上,自从被囚禁的那一天起,安乐县公刘禅没有一时一刻不在暗暗“遥望”他曾经的蜀国。只是,他不敢在任何人的面前把自己的心思坦露出来,包括他的王妃。
  他不思蜀。他不听蜀乐,不读和蜀有关的书籍,同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